新华社评论员: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为各级党组织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要突出一个“实”字,不能避实就虚,做表面文章,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大而化之,而应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以实打实的检验确保评估科学、客观。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检验检视整改成效,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要看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政治隐患是否消除。这五个方面的检验标准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涵盖了主题教育重点任务,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指导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对照遵循,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突出问题导向,以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供可靠依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坚持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评估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也是这次主题教育要重点检视整改的问题。评估主题教育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破除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必须扭住不放、久久为功。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来一次检视,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要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结合学查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敢于动真碰硬,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着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部署,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扎实工作作风,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劲动力。
2023-07-31
查看详情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④
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之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近年来,从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著作问世,到《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出版,伴随着研究视野的不断丰富,一系列理论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邃内涵。 不久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必须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只有坚持好、运用好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到党的二十大以“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深刻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关键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面向未来,进一步拓展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必将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从《之江新语》中富有远见地提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再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让这一课题的答案愈加清晰。新征程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持续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2023-07-28
查看详情
求是网评论员:找准突出问题 抓好检视整改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抓好检视整改”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要求“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抓住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深入细致查不足、找差距,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抓好检视整改,前提是要精准查摆问题,明确“改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列举了要着力解决的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要对照这些问题,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形成全面、准确、具体、针对性强的问题清单。 真找问题,才能找到真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对问题不能大而化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能拿一些模棱两可的“万能问题”敷衍应付、找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虚晃一枪。要敞开胸怀、畅通渠道,深入基层“望、闻、问、切”,用好信访接待、走访座谈、民生热线、网络平台等方式,听真话、察真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要对典型案例进行复盘解剖,举一反三,把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和矛盾本质所在,为抓好整改提供精准靶向。 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发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精神,一项一项制定整改措施,能改的马上改;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盯住不放、持续整改,确保整改到位,防止久拖不决、整而不改。对那些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本地表现突出、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那些平时工作中最担心、最怕出事的问题,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在主题教育中不仅要带好头、作表率,同时要抓好机关和系统内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严守规矩、严明法纪,以严肃教育纯洁思想,以严格整顿纯洁组织。 问题是矛盾的外化,解决问题必然触及矛盾。只有敢于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一抓到底,才能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真刀真枪抓整改,用结果说话,用成效交账,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2023-07-28
查看详情
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1.匡正干的导向,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匡正干的导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政绩就是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如果领导干部党性不纯、私欲膨胀,就会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从而滋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导致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主观主义,严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领导干部必须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高度把握政绩观,充分认识到民心是最大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在谋划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高度统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仅有良好愿望和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实践的目的和动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创造真正的业绩。如果违背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即使有好的动机,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现实中,有的干部干事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结果不仅没有出业绩,反而带来了一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实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的现象。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学论证,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 坚持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的高度统一。共产党人必须运用历史眼光和科学思维来看待政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干部应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认识到有的政绩是“一时”的,但不利于长远发展;有的政绩是局部的,有损于全局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风物长宜放眼量,领导干部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我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许多事业功在当代,泽被后世。领导干部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多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基础性工程和周期长、见效慢的“潜绩”上下功夫,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2.增强干的动力,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勉励广大党员“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共产党员应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增强干的动力,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焕发出高昂的奋斗精神,就能极大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思想淬炼中坚定理想信念是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喊空头口号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盎然,源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孜孜以求和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必须牢固树立忠诚意识,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骨髓、浸入灵魂深处,让理想之灯、党性之光照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秉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岗位负责的态度,以攻坚克难的拼劲闯劲韧劲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担当作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和干事创业的底气,积极应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可以激浊扬清、激发斗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作风之弊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打出了组合拳,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强化正风肃纪需把好执纪的尺度、力度、温度,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多做红脸出汗、咬耳扯袖的工作;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将一切消极怠工不作为现象扼杀于萌芽之中。正风肃纪的着力点是突出“实”的要求,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坚持以“问题导向”指引“调查方向”,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决策提实;坚持精准施策求实效,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机制有利于持续凝聚力量,为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一是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协同发力,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鼓劲,激励他们铆足干劲、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二是实现优化权责与考核促动协同发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其愿担当、敢担当、乐担当,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让吃苦者吃香、埋头者出头、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推动干部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干事活力、练就过硬能力。三是实现精准问责与大胆容错协同发力,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坚持敢于担当的目标方向,善于利用问责与容错这一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双引擎”,该问责就要精准问责,该容错就要大胆容错,防止问责泛化,及时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3.汇聚干的合力,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出新的要求。 积极主动抓落实。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昭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征程上面对风险与挑战、困难与矛盾,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认清历史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积极作为、超前谋划,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聚合众力抓落实。团结就是力量,实干成就伟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如果不能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抓落实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使命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出台决策部署时注重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实践过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大胆闯,及时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成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不少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就要将“钉钉子”精神贯穿工作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钉错位,不能钉歪了,不能钉半截,必须一以贯之抓落实,确保钉得准、钉得牢、接续钉。 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抓落实的方向和目标。抓落实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就是形式主义。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都是前进道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就会积重难返,小问题将变成大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善于借助马克思主义“望远镜”“显微镜”发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问题的轻重缓急,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成效,推动形成狠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南通大学党委书记)
2023-07-27
查看详情
以红色演艺传承红色基因—江西文演集团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进演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钟秋兰)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久前,南昌交响乐团在江西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了“国韵经典 时代华章”庆祝“七一”建党102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以音乐感悟党史、用歌声铭记初心。 ▲“国韵经典 时代华章”庆祝“七一”建党102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江西文演集团立足我省红色资源优势,推动艺术创作守正创新、勇立潮头,不断打造推出一批富含江西元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根植红色文化沃土,广泛开展红色题材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作。江西文演集团分别打造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创排了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排演了原创音乐剧《瑞金往事》;策划了大型单元剧《风从安源起》;描述党领导下的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生动故事的大型原创红色话剧《破围》,创排工作也已搬上了日程。此外,江西文演集团通过用好用活江西红色资源,陆续还推出了情景歌舞剧“往事系列”《铜鼓往事》、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京剧《望红关》《碧血慈云》、木偶剧《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一批红色精品力作。 ▲《长征第一渡》剧照。 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用文艺作品助推我省文旅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江西文演集团加强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融入文旅产业建设中,积极扩大红色文化公共传播空间。围绕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文演集团和赣州市于都县合作运营了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驻场演出。首演以来,《长征第一渡》已成为于都红色文化品牌的新名片。 江西文演集团用文艺作品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省话剧团在井冈山持续开展《支部建在连上》驻场演出,为前来井冈山参观学习的学员和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原创音乐剧《瑞金往事》7月1日起在瑞金市开始驻场演出,让观众零距离、沉浸式接受了一堂深入人心的生动党课;人随剧走,一步一停留,单元剧《风从安源起》紧密结合安源红色历史和旧址建筑风貌,将安源胜利广场、刘和盛饭店等多个旧址进行影视化还原,让革命历史“活”起来。 以文化自信,实现舞台艺术创新创意表达,同时,江西文演集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把握艺术创作传播新规律,组建江西剧场联盟。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以江西艺术中心、江西展演中心、江西文演中心三大省级剧场为演出传播核心,与十余家市、县剧院联合运营的发展态势,让高雅艺术春风化雨、遍地开花。
2023-07-26
查看详情
提升党建质量 走好第一方阵——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主题教育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综述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这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四年前,2019年7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中央和国家机关紧紧围绕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机关党建发生可喜变化、取得显著成效。 在今年4月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对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具有风向标作用。 在此次主题教育中,中央和国家机关一体推进主题教育重点措施,带好头、作表率,持续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质量,示范带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做到“两个维护” 筑牢绝对忠诚 中央办公厅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小组)、青年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讨论,持续打造双周报告会、智慧青春大讲堂等学习品牌,并组织重点精读深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权威教材,不断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中央宣传部聚焦“学思想”,特别是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部务会专题读书班和5期主题教育专题研讨班;开展宣传思想战线大调研,围绕党中央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重点课题,围绕制约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和推动事业发展的思路办法。 中央统战部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贯穿此次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坚持党建业务互促互进,紧扣中心工作确定本部门本领域重点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真实情况,研究现实问题,提出思路举措,不断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高质量发展。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固定为机关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开展党章党规制度集中学习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周活动,运用党性教育基地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教育;举办机关2023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传承忠诚品格,做到对党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国务院办公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工作的生命线,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统筹推进“领学、督学、研学、互学、自学”,持续推进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国办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全国政协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认真督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台账制度,确保落到实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讲授专题党课,对全委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提出要求,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讲授党课,要求党员干部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三力”。同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接受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忠诚意识。 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 生态环境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沿江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水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制定出台实施《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效上。 海关总署在主题教育中将“智关强国”行动和智慧海关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严厉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等走私行为;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出16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加强理论武装 坚持学用结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走在理论武装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 中央对外联络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每周部通气会第一议题,引领带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研讨;举办“复兴讲堂”“主题教育大家谈”等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将潜心自学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不断丰富学习方式;编纂党的理论知识手册,引导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主动自测自评,持续保持学习热度。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领学、理论学习大讲堂专题辅导学、党支部集体研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促学、党员个人自学的“五学联动”学习机制作用,发挥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等学习平台作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研讨班、学习习近平著作读书班等,联系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等工作,分专题研讨交流;发挥工作独特优势,组织参与编辑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著作的同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编辑体会,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理解。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旨在更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最高人民法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司法审判实践,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法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转变审判工作理念,努力提升审判质效,集中整治不均衡结案、执行难等问题,持续用力办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等民心工程,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作用”,在总结推广联动学习机制基础上,深化完善“及时传达学习、组织深入研究、形成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呈报专题报告、落实具体举措、加强跟踪问效”七步工作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财政部坚持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力度,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紧盯财政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化解矛盾、破解难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由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迈出坚实步伐。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致力于担负起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中国社科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的理论学术创新,更加自觉地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使理论学术创新有方向、有原则、有规矩。 提升组织力 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要措施。 中央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聚焦选贤任能、育才聚才各项工作列出重点课题,提出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对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力求在进一步推动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敢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开展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状况专项调研分析,融合推动机关党建质量提升。 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求真务实、担当实干,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检察机关的重大责任,在主题教育中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检察铁军,助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科技部制定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4方面13条措施,系统谋划、把握重点、持续发力,建设了一批“四强”党支部,并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一支部一策”,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交通运输部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和第一方阵的定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部署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强化查摆、整治基层党建问题,以“党建强化年”“党支部书记项目”等活动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四强”党支部。 “党支部建在司局、党小组建在处室”,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体系的一个特点。 商务部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联学共建机制,印发《开展党建联学共建 促进商贸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推动机关司局与行业组织建立常态化跨部门、跨行业党建联学共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国家税务总局持续组织机关党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培训,提高兼职党务干部履职能力;建立机关党委联系党支部工作机制,全覆盖总局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派员列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指导督促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充分发挥统计专业优势开展调查研究,磨砺广大青年党员的过硬本领,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全国总工会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在主题教育中充分发挥支部作用,开展“支部书记云党课”等直播活动,并突出工会特色,成立劳模宣讲团,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性。 持续正风肃纪 加强作风建设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中央和国家机关持续正风肃纪,带头弘扬优良作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带头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把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委机关坚持带头学、带头查、带头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纪法教育,清仓起底全面处置线索,坚决防治“灯下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把纠“四风”、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法委就重大涉稳风险防范化解及维护社会稳定责任落实工作开展督查,同步督查属地和行业情况;研究精简平安中国建设考核评价内容、优化考评程序,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在中央层面打通法院、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数据,建立信息系统,解决基层条块协同难的痛点。 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中央网信办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对办文办会、出差出访等作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推动清理关停、整合迁移、规范整改相关APP,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教育部开展厉行节约、制止浪费专项工作,要求直属机关各单位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深化教育引导,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对照“四风”问题在教育系统的11个方面具体表现,通过个人自查自纠、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涵养求实、清廉的新风正气。 持续纠治“四风”,为基层减负松绑。深入调查研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年轻干部蹲点调研,检视政策落地的堵点,找准群众关切的痛点。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人社青年攻一关”等活动;针对23件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全部门79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进行调研攻关,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服务群众的各项政策举措上。 聚焦办实事、解民忧,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关键小事”“根在基层”等调研实践活动,500多名青年干部围绕农村厕所革命等37件群众关切事,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与农口部门、科研专家、经营主体等座谈访谈,实打实推动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严字当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拧紧纪律“开关”。 国务院国资委强化以案为鉴,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赴警示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引导干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强化制度约束,修订完善国资委机关工作人员与中央企业往来行为规范和国资委领导干部禁止插手中央企业工程项目等方面制度规定,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意识这根弦。 国铁集团列出9大方面检视重点,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对自身问题深入查摆,逐条逐项整改落实,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锻造建设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机关干部队伍。 光明日报社以通报新闻宣传系统违纪违法案例等方式警钟长鸣,在业务中将“不到现场不写稿,搞不清稿件来源不发稿,走得实才能写得实”作为铁律严格要求。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正风肃纪,中央和国家机关把“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要求一贯到底、落实到位,为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而不懈努力。(新华社记者)
2023-07-26
查看详情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五大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学细悟中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内在主动,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 深刻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意义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的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面对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目标、复杂严峻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凝心铸魂,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必然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艰巨历史任务的最可靠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打拼奋斗,铸就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更加需要以科学理论指引前进方向。唯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以更强的信心和底气在新的赶考路上赢得更大胜利和荣光。 推动全党勇担当开新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中央确定在全党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主要考量。”“主要考量”四个字,道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战略意义所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6月,正值小麦集中收获时节,各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晾晒小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图为2023年6月9日,在江苏省如皋市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晒粮场上,工作人员用机械翻晒入库的小麦。 新华社发 吴树建摄 激发全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新时代管党治党新形势新任务,给出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为全党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论魅力。 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卓越深邃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强调要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要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要坚持系统观念,要强化问题导向,要抓重点、抓关键、抓“牛鼻子”等,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新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创造性升华。 宏阔高远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充分表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思想担当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引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强调“要提升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我们掌握思维方法、提升思维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关于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特别是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体现了卓越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目标要求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图为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发 孙海英摄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从发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豪迈宣言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到革命胜利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兰考百姓脱贫鞠躬尽瘁的焦裕禄,再到以“樵夫”自勉、把为党和人民工作当作最大快乐的廖俊波……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用生命诠释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高度政治认同,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韧不拔、风雨无阻地朝着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锤炼党性的强大力量。党员姓党,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有一个著名的“党性之问”,即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问一问自己:“你是全心全意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并努力奋斗呢,还是为自己的私利奋斗?党龄增加了一岁,你的党性长一寸了没有?”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经常用“党性之问”检视自我。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抓实以学正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要自觉用这一思想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理论的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显现;学习的成果,要靠实践成效加以检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2023-07-26
查看详情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从十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了系统阐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时代答卷,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是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引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等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出了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过的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党建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新篇章,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科学指引百年大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正风肃纪激浊扬清,以“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经过艰苦努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对世界政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之治开创新局面、推动中国之治形成新气象,我们党和国家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态势,创造了世界政党史上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成功经验。这一重要思想,以高度历史自觉为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注入强大理论信心、必胜决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这一重要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学习借鉴,成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的重要来源。国际社会掀起“向东看、学中国”的热潮。世界观察中国的视角从重点关注建设成就,拓展到重点关注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原因和“制度秘诀”。 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涵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内涵十分丰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以“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我们要以此为遵循,深入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这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阐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关系。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鲜明宣示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效路径。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清晰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和关键举措。 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这科学揭示了我们党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历经磨难淬火成钢的制胜密码。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并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这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和党的力量的坚实依托。 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这明确了新时代怎样才是好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怎样选用好干部的基本原则,明确了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标准和重要原则。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明确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这确立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目标思路。 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这展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与时俱进、标本兼治的战略考量。 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这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制约的一条新路。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需要我们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这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 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深刻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使得管党治党千头万绪的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深入学习。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持之以恒的全面深入学习,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研究阐释。要坚持“两个结合”,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研究基础上,讲清楚“十三个坚持”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立论依据、内在逻辑,推进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实践,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炼出标识性概念、原创性观点,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推动贯彻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特别要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实际工作。全国党建研究会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发挥好高端智库作用,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形成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建研究机构和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找准结合点,围绕党的建设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为推动实践基础上的党建理论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2023-07-25
查看详情
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学促干,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具体实践。 立导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排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 主题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一直犯愁恶性肿瘤术后用药报销太少,看到省医保局开通了反馈渠道,我立刻把问题反映上去,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反馈。”居住在外地的安徽省直参保人卢先生说。 群众反馈渠道有哪些?群众诉求响应是否及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徽省医保局建立“快受理、快核查、快处置、快整改、快报告、快回访”的“六快”工作机制,要求收到问题后2日内完成一线核查,7日内对群众进行回访。 为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安徽积极构建“省级总统揽、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的“民声呼应”工作平台体系,每周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安徽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长信箱等平台遴选集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诉求,建立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的闭环机制,探索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民声呼应”机制的推动下,安徽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万多个。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五个具体目标之一。锚定这一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聚焦主责主业,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开展调查研究、抓好整改落实,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江西省水利厅组织开展“百个支部办百件实事”活动,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列出157件实事清单,已办理完成近百件; 湖南省发改委聚焦69.4万名易地搬迁群众和2460个集中安置点,开展第一批次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覆盖巡查检查,切实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石油将加油站厕所整改整治纳入问题清单,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全面推进加油站功能升级、服务升级; …………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求党员、干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之事。 “针对举债搞‘半拉子工程’等问题,采取加强政绩观教育、梳理审视评估、清单化推进整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5项措施,7月底前通过完善手续、复工续建、市场盘活、司法处置、依法依规拆除等进行分类处置;8月底前组织省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地整改推进情况开展整改效果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紧盯政绩观错位产生的突出问题,辽宁组织省发改、住建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各部门分工和协作职责抓实整改,确保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评估,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针对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少数干部重当前轻长远等问题,推动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增动力: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 “过去来往前海和香港需要多次换乘,单程3个多小时,如今,搭乘跨境巴士,从家门口到办公室只需不到2小时,来前海工作生活的体验感大大提升!”一名在广东深圳前海工作的香港青年说起来满是欢喜。 回应群众对更加便捷的跨境交通的诉求,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与市场主体合作,开通前海往返香港的跨境巴士,截至6月30日,已服务乘客超过7000人次。同时,深圳研究制定系列文件,以制度保障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住房租赁、前海开发开放、海洋发展等重点工作。 广东在主题教育中扎实开展“破难题、促发展”攻坚行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厘清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凝心聚力集中攻坚。 新征程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盛夏时节,雄安大地,林立的塔吊如时针转动,见证着项目建设不断刷新的“进度条”。 河北雄安新区容西片区,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某安置房及其配套设施项目52栋住宅楼封顶在即。涉及7000多名群众的安居,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该项目党支部坚持以学促干,每周固定开展支部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职责使命,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工作。 “我们成立党员突击队与创新工作室,党员比学赶超、攻坚克难,创新30余项施工工艺,真正把‘雄安质量’贯穿工程建设的全方面、各环节。”项目党支部书记说。 多地持续高温,让电煤市场需求旺盛。国铁集团郑州局围绕解决电煤运输中“煤等车”和“车等人”现象开展调研,通过全面加强与煤炭企业、下游电厂之间的沟通对接,准确掌握管内电厂运输需求,提高组织效率,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夏电煤供应充足。 攻坚克难,离不开完善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才能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当好一名招商引资‘勤务员’,不仅要懂产业经济、政策业务、企业经营,还要跑得勤,扎实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招引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达产。”近日,在一场“爱拼敢赢说担当”宣讲活动中,泉州市泉港区招商办的一名同志分享了招商引资经验。 福建把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出台《关于深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的通知》,推出20条政策措施,有力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活力。 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各级党组织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涵养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时代新风。 动真碰硬,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多地制定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加大“下”的力度,倒逼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容错纠错,不让担当者流汗又流泪。浙江出台《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并开展集中澄清月活动;湖北武汉市纪委监委出台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和规范容错纠错工作的若干措施,确保容错纠错客观公正……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各地在主题教育中进一步明确导向、健全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心无旁骛、真抓实干。 聚合力:精心聚力、驰而不息狠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主题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哪里查询公司注册进度?”“成立小区业委会有哪些流程?”……在四川成都,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被统一收集、形成涵盖超过4万条信息的智能搜索问答服务知识库。 连日来,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咨询问题解决率低、满意率不高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持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智能搜索问答服务知识库日均问答量已达上千次,问题有效解决率明显提高。 为推动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成都指导各单位健全“学习调研先行、规划完善引领、项目攻坚促进、智慧赋能支撑、终端问效检验”的闭环落实机制,同时,分类找准问题,建立完善问题清单梳理汇总、动态更新和分级审核机制,解决突出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江苏印发《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行动方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将34项重点任务分解为110项具体工作,加大推进落实力度;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督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梳理完善已有制度,着力打通制度堵点,并对各地各部门建章立制工作及时督导指导、提示提醒,纠正认识偏差,推动精准落地,截至目前,共优化内部工作流程69个,健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180项; ………… 抓改革、促发展、谋创新、护安全,干任何事都需要毅力与韧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越复杂、矛盾越突出,越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就要深入矛盾‘窝’里开展调查研究,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浙江宁波市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宁波将信访积案“拔钉清零”行动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难”“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等活动,主动走访群众,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扑下身子查找原因、剖析症结,系统施策、科学化解矛盾。全市地毯式摸排归集1233件信访积案,截至6月底已累计化解1180件,综合化解率达95.7%。 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主责主业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不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记者赵成 吴储岐 李林蔚)
2023-07-24
查看详情
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
“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要深刻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就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征程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携手同心、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3-07-2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