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杂技剧《百戏梦幻夜》青年杂技人才培养计划已进入第二周。本周,除了继续进行专业形体训练和技术技巧的示范教学外,还增加了剧目三幕和四幕框架的搭建,以及对主要角色的重点培训等高强度课程。此外,特别邀请了江西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刘晓虹进行专题授课,她不仅传授了戏曲表演的精髓和诀窍,还通过思政课程深化了演员的职业素养和艺术修养。随着培训课程的深入,"尊重"二字在汗水与执着的交织中变得愈发清晰——对艺术本体的敬畏之心、对师道传承的敬重之德、对舞台创作的虔诚之念、对观众期待的赤诚之情,正逐渐成为青年演员的信仰。全体学员以匠心守初心,用传承践使命,在技艺磨砺与精神淬炼中书写着新时代杂技艺术的时代答卷。
一堂思政课:以敬畏之心探寻艺术真谛
“演员的修养,源于对艺术的敬畏。”江西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刘晓虹在专题思政课上,为全体学员注入了精神力量。她通过分享个人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工作实践,将抽象的艺术尊重理念具体化为演员的自我要求——只有心怀虔诚,才能让传统技艺在当代舞台上生根发芽。她还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鼓励学员们在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更要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堂传承课:以谦逊之姿接续千年星火
在排练厅里,“传帮带”的感人场景不断上演:第一代“小师妹”和“大师兄”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精神,细致地打磨新人们的每一个表演细节,从技术动作到舞蹈表现,无不经过精心的雕琢;第一代“中国丑”反复示范如何通过幽默的表情传递角色的灵魂,为喜剧表演注入了更深层的生命力;第一代“花旦”毫无保留地将戏曲身段、杂技柔美传授给新人,传递了传统美学的精髓。指导老师和老演员们俯身示范、声音嘶哑地指导,使得“尊师重道”不再只是口号——当年轻学员的足尖精准地复刻前辈的足迹,每一处淤青都与导师当年的伤痕相重叠,技艺的传承便升华为精神的共鸣。
一堂实践课:以汗水铸就舞台信仰
在每日高强度的技术特训和每周三次形体课的磨练下,三幕与四幕框架排练已全面展开。青年演员们实现了质的飞跃,新一代“大师兄、小师妹”不仅完成了技术动作,更进阶至角色情感的传递;新一代“秀秀”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从对学习基本功的叛逆、抵触到理解和接受的复杂情绪,巧妙地融入高难度的平衡技巧之中;全体学员在舞台调度中精准定位,用身体构筑出流动的视觉诗篇。为了追求腾跃角度的微小差异,学员们主动加班训练;为了展现表演身韵的“起承转合”,他们对着镜子反复打磨转身动作上千次。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正是对“尊重舞台”最坚定的回应。
一次觉醒:以虔诚赢得时代掌声
本周课程特别增设了“观众视角”训练环节,涵盖了从表情管理到情绪传递,从谢幕姿态到意外应对的各个方面。指导老师和资深演员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数十年的舞台经验,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复教学。通过这一过程,青年演员们开始逐渐领悟到:真正的尊重意味着让千年杂技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意味着用青春的语态重新构建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
两周的辛勤汗水,使得“尊师重道”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排练厅里焕发了新的活力。指导老师和资深演员们传授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艺德;青年演员们学习的不仅是动作要领,更是对师者匠心传承的承诺。当两代人的身影在汗水中交织,青年学员们正在经历一场关于“尊重”的洗礼:只有以尊师之心接受技艺,以重道之志锤炼品格,才能在舞台上赢得观众的尊重,让千年杂技在时代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3月30日,项目将在昌南文化大剧院进行成果展示,敬请期待这群怀揣敬畏之心的青年学员,在新时代舞台上书写杂技艺术的荣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