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备受瞩目的北舞剧评学术活动日前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舞剧《天工开物》主创人员与众多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剧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内涵。活动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花建认为,舞剧《天工开物》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很好的把握了时代坐标、科学精神和舞蹈美学这三个关键点。
花建表示,讨论任何一部作品总是要结合它的背景以及它的产生时代。“中国目前正在以一个科学创新大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在全世界100个科技集群中,中国已经和美国并列于世界最前列。”花建说,舞剧《天工开物》正是创作于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通过展现宋应星在晦暗年代坚持科学追求,写下伟大作品,在世界上引起了悠远回声的感人故事,激励和启发更多当代科技工作者,从而唤醒民族创新精魂,重塑文化自信,这正是这台舞剧的时代价值所在。
花建认为,此剧极大的难度在于准确把握宋应星的人格特点和精神历程。“在这样一个社会相对晦暗,对科学技术十分藐视的时代,宋应星他是怎么能够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冲破重重障碍,并且在关注人民群众的广大科学创造中间,最后汇集成为《天工开物》这样一部著作呢?它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呢?它这个精神结构是怎么样的呢?”花建说,舞剧《天工开物》主创人员突破史实碎片拼凑,以感性共情、知性梳理、理性升华三维视角,完整地构建宋应星从屡次不中、一度彷徨、走入民间、深入调查、提炼把握,到最后创作《天工开物》这样一个精神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这部剧的美学基调。
“当看到插秧、稻作变成一种充满力度的舞蹈表演,我忍不住鼓掌,这就是创作,这就是艺术,这就是灵感。”花建说,舞剧《天工开物》很好地诠释了弘扬科学精神关注现实的时代坐标,以一种精神建构俯仰天地的舞剧美学,是中国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
据了解,舞剧《天工开物》为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由陆川执导,江西文演集团、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猿动力泛娱文化集团、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入选“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