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拉姆·拉马克里希纳教授首次到访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2025-04-26 来源: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0

4 月 24 日,材料工程领域顶尖学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原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西拉姆·拉 马克里希纳教授( Prof. Seeram Ramakrishna)应邀莅临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以“纳米技术赋能未来生活”(Nanotechnology Enabling Future Living)为题开展学术讲座。下午围绕纳米科技前沿应用与学科交叉合作展开深度交流。作为贵州民办高校首位到访的院士级学者,此次交流通过学术讲座、实验室考察及合作研讨,推动纳米科技跨学科融合创新。

 

学术讲座

解码纳米技术的多维度创新

上午,讲座在学校图书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讲座吸引了智能工程系、健康管理系等 200 余名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中,拉马克里希纳教授系统介绍了纳米纤维电纺技术的核心原理与研究进展。他从电纺技术的基础机制切入,详细阐述了溶液参数、环境条件对纳米纤维结构的调控作用,以及该技术在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和突破性应用。教授强调跨学科协同创新是突破技术转化的关键,指出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学的深度融合,将推动健康医疗、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全球性挑战的解决方案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跃迁,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范式。

 

问答互动环节中,三位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就讲座内容提问,拉马克里希纳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从专业角度耐心解答并提出个人见解。

 

深度交流

纳米实验室参观与学科融合研讨

下午,拉马克里希纳教授参观了纳米与分子材料产教融合重点实验室、双创中心的前沿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对学校在纳米材料制备、刺梨超分子功效产品的开发、工业设计领域的成果,特别是斩获国际大奖的创新项目表示高度认可,肯定了学校在产教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随后,纳米科技项目合作座谈会在阳明书院会议室召开。双方围绕“人工智能、中医药、纳米科技交叉融合”展开研讨,达成初步项目合作意向。双方将合作建立纳米科技-中医药-人工智能三者融合的从省级到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提升我校科研竞争力与办学特色,吸引优质产学研合作资源,增强社会认可度,有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我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在政策指导下,项目依托贵州中医药自然资源优势,发挥人工智能潜力,结合纳米科技前沿技术,打造全新生态产业。

此次交流标志着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纳米科技领域合作的深化。双方将以 “优势互补、需求导向” 为原则,推动纳米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实际应用。校领导表示,期待通过跨学科协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人类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