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观新闻》:《天工开物》在蓉首演 “两川”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2024-08-09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点击:0

8月9日晚,舞剧《天工开物》在四川大剧院正式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早早地就来到大剧院,期盼着舞剧正式开跳。“天工”文创、十二生肖的窑变釉、吉州窑点茶……剧场外搭起的“天工大集”,吸引观众熙来攘往,打卡拍照。

这部由知名导演陆川担任编剧及总导演的舞剧,是一部跨界融合、多维表达的舞剧作品。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记录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为创作灵感,通过舞蹈、影像、科技等多维艺术创作手法,展现古代人民的智慧及宋应星的民本情怀。演出结束后,观众直呼过瘾,又在家门口观赏到了一部高品质的舞剧!

舞剧《天工开物》

一本书在舞台上“活”起来

“一页白纸”到“一段文字”,再到“一幅绘画”,最终组成《天工开物》巨大书卷……为精彩讲述宋应星的传奇人生,该剧以《天工开物》全书重要篇章及生动插图作为舞剧各篇章主题与情感推进线索,采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从编舞、叙述、音乐、舞台设计等各个方面,将宋应星仰屋著书、人民劳作群像等场景融入舞蹈编创。

舞台上,“错落有致的书页”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融入多媒体的变幻,巧妙构建出极具张力的隐喻空间;为再现以“大”“简”“巧”为基色的明制美学,该剧每一个舞段都是基于主创团队从劳动创造中提炼加工语汇,并通过演员不断变化的舞蹈、形体和肢体语言,在光影之间带给观众极大的审美意趣。

“少年宋应星叼着那支笔跳得特别自在洒脱,老年宋应星的舞者又传递出另外一种情绪,真的不错!”从北京来的观众刘霞在观看后表示,整个舞剧质量很高,不负期待。与她同行的周洁则直接给舞美打了满分:“开篇《天工开物》这本书缓缓呈现和最后驶来的那一艘船、漫天飞舞的纸片让整个舞剧有了电影级的质感。”

导演陆川畅谈创作过程

“两川”相遇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如何让《天工开物》记载的各种农技,活化为惟妙惟肖的舞蹈语言,用舞剧去呈现一部科学巨著和一位科学匠人的身影?”演出前夕,陆川接受了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采访,分享创作这部舞剧的初衷与心路历程,同时表达了对四川成都这片文化底蕴深厚土地的深厚情感。

在影视界深耕多年的导演陆川,以多部经典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随着《天工开物》舞台剧的上演,从电影领域跨越到舞台艺术,这一转变对于他来说不仅充满挑战,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感悟与成果。

舞台剧与电影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陆川在江西考察很多次,然后回到了《天工开物》原著上来,深入研读,最终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个极具人本之美的宋应星。“宋应星说,自己写《天工开物》这本书不为科举、不为功名,而你在很多章节、字里行间都能触摸到他的灵魂,这个人是非常有独立精神的。”

携首部舞剧来到成都,陆川不仅对成都的演出市场和艺术氛围表达了高度赞赏,还深情分享了自己对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谈及此次在四川成都的巡演,陆川显得有些紧张又充满期待,“我不知道四川的朋友们会不会喜欢这部戏,但对我来说,能来到这个城市巡演,是一件非常重要且令人兴奋的事情。”

陆川还提到,四川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感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四川的历史文化是我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片土地。”谈到自己与四川未来的合作计划。陆川也表示希望能够跟四川有更紧密的合作,让“两川”的相遇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设置“暖场演出”环节

剧院方是懂“宠溺”观众的

剧院方为了满足大家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需求,“宠溺”地设置了“暖场演出”环节。在正式演出开始前10分钟和中场休息时,《天工开物》中的群舞演员带妆在舞台上与观众互动、表演。这一贴心的举动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网友“淅川”在社交平台分享时不忘评价:“给我们留足了时间拍摄,成都是懂我们的!”

2024上半年,舞剧《咏春》《红楼梦》《杜甫》《孔子》《李白》扎堆来蓉。下半年的《昭君出塞》《赵氏孤儿》《永不消逝的电波》《五星出东方》《孔雀》等舞剧在售卖阶段就感受到了蓉城观众的“热情”。

“对于一个爱看演出的成都市民来说,我是幸运的!”正如市民张文洁所说,成都作为音乐之都,演出氛围越来越浓,高质量的舞剧、经典话剧、音乐会都会到成都巡演,“真正做到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顶级舞团、剧团、乐团的演出。”高质量舞剧、话剧扎堆来蓉,从侧面也反映出了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底蕴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