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儿童剧《敦煌·雷神》 以艺术之笔绘就文化寻根长卷
2025-04-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击:0

3D互动让敦煌壁画在舞台上“流动”,全息投影让孩子“触摸”历史。近日,由江西儿童艺术剧院制作的大型原创数字互动儿童剧《敦煌·雷神》,作为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在江西南昌成功公演。

《敦煌·雷神》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敦煌的国宝回归传奇。在剧情设计上,《敦煌·雷神》别具匠心,华裔少年维尼张与唐甜一开始对展品“冷眼旁观”,到后来转变为主动守护文化根脉,少年们凭借无畏的勇气与智慧,穿梭于奇幻与现实之间,只为让流失的国宝重归故土。舞台上,九色鹿在纱幕投影中讲述着丝路往事,流失海外的国宝以全息投影诉说着颠沛流离,历史与当下的边界悄然消融,文化认同、爱国情怀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见证的不仅仅是文物回归的物理位移,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乡愁。

这部儿童剧巧妙地将杂技的惊险刺激、木偶的灵动鲜活、戏剧的强烈张力、音乐的悠扬婉转以及数字化互动的奇妙体验融为一体。比如,木偶与杂技完美结合,成为角色“闯关”的独特技能;3D 投影让敦煌壁画在舞台上“流动”起来,全息投影互动更是让孩子们仿佛能“触摸”历史。这种“传统文化+科技”的融合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边界,让孩子们在欢笑与惊叹中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雷神》的成功与江西儿童艺术剧院的主创团队密不可分。从编剧、导演到服化道全链条的自主培养,江西儿艺锻造出一支复合型人才方阵,为作品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总导演熊伟凭借深厚功底把控叙事节奏,执行导演团队将杂技与戏剧等元素无缝衔接,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江西儿艺的原创硬实力。

在《敦煌·雷神》获得江西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之后,主创团队开启了全方位的打磨升级工作。在剧本层面,编剧团队深入研究历史资料,挖掘出敦煌文化背后更多的故事细节,让剧情更加丰满、逻辑更加严密。他们精心雕琢每一句台词,使其更加符合角色性格与情境,增强了戏剧感染力。在舞台呈现上,创作团队加大了对舞台特效和道具的投入。3D投影和全息投影技术得到优化,画面更加逼真、细腻。木偶和杂技表演也进行了精细化排练,动作设计更加流畅、难度更高。服装和化妆同样进行了升级,设计师参考敦煌壁画中的服饰元素,运用高品质的面料和精湛的工艺设计出更加华丽的服装,化妆造型也更加贴合角色特点,让演员在舞台上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在剧场空间设计上,《敦煌·雷神》同样别出心裁。环形剧场中,观众席被数字化布景包裹成移动的敦煌,演员穿梭于观众之间,打破了“第四面墙”,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观演模式。这种设计让亲子家庭在互动中共享文化记忆,孩子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护送国宝回家的“小英雄”。

经过精心打磨后,《敦煌·雷神》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当孩子们主动追问“我们的文化如此璀璨,为何曾经流落他乡”时,当父母与孩子们讨论张骞西行的勇气时,文化自信的种子便已在代际传递中生根发芽。